中國氣象局
全國政協重點提案督辦協商會
聚焦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與氣候變化適應
新聞聯播:全國政協重點提案督辦協商會在中國氣象局召開
多家科研院所深入奈金河流域為青藏高原典型區預報打基礎
全球變暖背景下青藏高原發生了哪些變化
九問!氣候變暖影響下,青藏高原怎樣了?
雪域!水塔!凈土!風云氣象衛星看青藏高原!
守護雪域生靈草木萬水千山 氣象部門服務保障青藏高原...
2020年度中國生態環境十大科技進展發布 第三次青藏高...
更多>>
鄔光劍:需科學防范變暖背景下的青藏高原冰川災害風險
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是除南北兩極地區之外全球最重要的冰川資源富集地。近50年來,青藏高原變暖迅速,每10年升溫約0.4℃,超過同期全球平均升溫率的2倍。在變暖背景下,...
馬耀明:加強多圈層綜合立體觀測與數值模擬 是應對高原暖濕化有效途徑之一
青藏高原被稱作“地球第三極”和“亞洲水塔”,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域和天然實驗室。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青藏高原地區暖濕化趨勢明顯。
丁明虎:青藏高原冰凍圈觀測亟須加強
在西藏和平解放之后,中國氣象局大力推進高原氣象站網建設,取得顯著成就。但是因為技術受限制,早期主要是常規氣象觀測。青藏高原面積約為250萬平方千米,有10萬條冰川...
韓強:“中國濕島”需要科學保護
祁連山是我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及西北諸河重要的水源地,孕育了豐富的冰川、河流、森林、草原和濕地等各類生態系統,為河西走廊、河湟谷地、柴達木盆...
葛全勝:青藏高原變暖變濕變綠需要高質量生態保護
長期以來,青藏高原的生態保護側重于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及鼠害等問題的處理。近年來,全球變暖導致高原區域變暖變濕變綠,其生態保護面臨新形勢和新要求。
高登義:監測雅魯藏布江下游水汽輸送意義重大
自2017年以來,監測青藏高原生態環境變化與可持續發展成為我國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第二階段的關鍵項目。這方面內容很多,其中,了解雅魯藏布江下游的水汽輸送問題...
張小曳:持續繪好“瓦里關曲線” 推進溫室氣體監測站網建設
青藏高原對氣候變化反應敏感,而瓦里關全球大氣本底站(以下簡稱“瓦里關站”)作為位于歐亞大陸內陸腹部唯一的大氣本底觀測站,觀測到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化,與相距數千...
徐祥德:推動綜合觀測系統建設 守護青藏高原凈土
2020年,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準確把握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青藏高原的影響”。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向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
丁一匯:青藏高原暖濕化明顯 印度洋持續增溫作用不容忽視
高原的氣候變化是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近60年來,青藏高原溫度上升近2.3℃,西北地區上升1.8℃。西北地區溫度上升幅度較全球平均溫度上升幅度略高,但青藏高原升溫幅度...
策劃:段昊書 王美麗 設計:趙淼 制作:李響
黑帮大佬和我的365天